一、督導:可以解釋為監督和指導
店長進行督導的目的是及時發現店面及店員在工作中的問題,果斷進行改善和調整。
1.督導不同于巡查
督導和巡查是有一定區別的。
巡查更多的是店面的一些小事,或者說隨時隨地發生的一些事。督導主要是以工作目標和計劃為主體的,針對店員的工作狀態、銷售能力和銷售進展情況而展開,店長需要把一天的營業目標和每個人的工作計劃落實到具體的事情上。
比如,詢問店員當天根據工作計劃,要做什么樣的事,現在要做什么樣的事,工作進展如何等。店長發現問題要及時調整和溝通,遇到不能及時處理的事務,應該立刻進行報備或上報。
2.有效督導——OJT的方法
督導時,可能會涉及對店員的培育工作。
店長不僅要對銷售業績負責,對店面管理負責,同時也要對整個團隊負責。接下來督導店員的方式,除了平時正規化的培訓或專題化的演練兩種方式之外,在工作中對店員進行臨時調整和教導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不要忘了一個店員的培訓工作有80%是靠店長在實際工作當中進行的。
通常來說,現場培育比起專門的培訓和演練意義更重大,因為在實際工作場景中的及時指導和評判往往會使店員的印象更加深刻。
這就是所謂的OJT——On the Job Training,即工作中的教導。
二、實施原則,通常店長在運用OJT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1、不影響門店銷售工作
不影響銷售的意思,就是盡量不要打斷銷售流程。比如,店長可以用技巧性的語言將出現錯誤的店員支走,比如“剛才有個電話找你,你去接電話,我來幫你接待這個顧客”,然后及時對交易進行補救,使銷售過程不會受到影響。
2、不涉及顧客的事情
店長在教導店員時要做到對事不對人,不要指責與顧客相關的事情,讓顧客感覺到影射自己。如果問題不大,沒有到一定要制止的情況,店長只需在旁邊觀察,可以任由店員發揮,等把顧客送走之后,再簡單地與店員進行交流;如果店面比較忙,可以把事情記錄下來,有空閑的時候再跟店員進行分享。
3、事前要有目的和計劃
店長在工作中教導店員,事前要有一定的目的和計劃。作為店面管理者,要對店員當前狀況及優缺點有所把握,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導。比如,年紀較大、社會閱歷豐富的店員,優點在于比較容易讓顧客產生信任感,給人感覺和藹可親;缺點在于有些時候成交的方法不夠堅決,跟顧客交流沒有明確的目的性。針對這樣的店員,店長要以觀察他和顧客的銷售技巧的運用情況、成交情況,并教導他成交技巧或者話術,這樣店員才能逐步提升。
三、實施步驟
OJT教導方法需要掌握一定的步驟,概括起來就是:說給你聽、做給你看、你說我聽、你做我看。店長首先要指出店員工作中的不足,然后將正確的方式示范給他看,接著由店員自己闡述,看他的了解情況,然后讓他自己做,最后由店長總結、評價和回饋。如此反復地指導,店員的能力就會慢慢地得到提升。
四、正確應對提問和請教
面對店員請教工作不知該如何做時,一些店長會直接告訴店員應該如何去做。這種做法是有問題的,雖然理論上要說給他聽、做給他看,但并不代表無條件馬上地親自做出來,而是要注意以下原則。
1、不要輕易越俎代庖
店長僅僅是一個點評者,或者是引導者,不要做一些越俎代庖的事。建議先讓店員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店長提出改進意見,再讓店員不斷地改進。有些時候,店員稍微說幾句好話,管理者一時沖動就親自幫他們解決,這是不可取的。
2、化批評為鼓勵
當店員提出問題的時候,許多店長都會直言不諱地進行批評,其實更好的方式是化批評為鼓勵。首先采取欲揚先抑的方式,在表述自己的看法時,先認同他的想法,對其進行贊美,接下來再指出不足。一定要記住,不要輕易地傷害對方的自尊心,要在認同、贊美的基礎上,進行反轉和反問,學會把批評化為鼓勵,化批評為目標牽引。
3、不隨便說“下不為例”
在實際工作中,每當店長跟店員說“下不為例”時,類似的錯誤下次店員可能還會犯。究其原因,當店員犯錯誤時,店長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一句“下不為例”,那么他會覺得領導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持無所謂態度,就會造成思想上不重視,而導致屢教不改,長此以往,最終的后果將不堪設想。面對店員對自己的錯誤認識得不夠深刻的時候,店長反而應該嚴厲地批評,并要求店員以此為戒,當他為自己的錯誤感到痛苦時,自然不會再犯。
|